7月7日至25日,我系5名大一学子在指导教师安蓉的带领下,走进吕梁市社会福利院,开展了为期19天的“爱心课堂”暑期实践活动。他们用作业辅导、手工制作、趣味游戏与绘画教学,为这里的小学生们编织了充实欢乐的假期时光,更在服务社会中书写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。
一、精心筹备:让知识与快乐“双向奔赴”
为让活动既接地气又有实效,实践小队早早开启“备课模式”。队员们研究福利院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,梳理语文、数学等学科常见难点,设计针对性辅导方案;同时围绕“动手实践+趣味学习”,挑选折纸、剪纸、飞行棋等项目,准备绘画工具和素材。团队反复打磨辅导方式、活动流程等细节,只为让知识讲解更易懂,参与体验更沉浸。
二、多元课堂:用陪伴点亮成长瞬间
19天的陪伴里,“爱心课堂”每天都有新惊喜。作业辅导时,队员们化身“小老师”,逐题讲解,用孩子能懂的语言拆解难题,举生活例子讲抽象数学概念,编记忆口诀记易错字词。手工课上,彩纸在指尖变作小动物、花朵,剪刀剪出对称图案、灵动线条,孩子们举着作品时,眼里的光亮过阳光。绘画教学中,队员们不设标准答案,引导孩子用画笔表达内心,蓝色太阳、会飞的房子……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画纸上诞生。还有玩飞行棋的欢呼、分享秘密的窃语、完成任务的击掌,这些瞬间让课堂既有知识传递,更有情感联结。
三、实践育人: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芒
“看到小朋友解出难题、举着作品时的模样,所有准备都值得。”队员们感慨道。19天里,他们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讲解,更学会了耐心与担当。安蓉老师总结时说:“同学们用行动传递温暖,展现了大学生潜质,诠释了奉献的重量。”吕梁市社会福利院深表感谢:“孩子们作业完成得更顺利,性格也更开朗了,这样的活动像及时雨,滋润了孩子们的假期。”
四、爱心续航:让温暖成为成长的底色
此次“爱心课堂”是我系“实践育人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学子们在服务中深化对专业价值的理解,收获珍贵成长;福利院的孩子们则在陪伴中感受外界的善意与关怀。
未来,我系将继续搭建社会实践平台,鼓励学子带着知识走进社会,用行动践行担当,让青春在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中绽放更持久的光芒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