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系部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系部动态 >> 正文
    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科技创新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
    2025-07-21 13:04 作者: 编辑:wlx    (点击: )

    为促使学生们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彰显青春风采、贡献青春力量,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科学宣讲小分队4名成员联合格物实验室,于7月14日至20日在指导教师李丽的带领下,赴西蜀巴街道学府社区,为社区托管儿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,用科技赋能成长,以实践传递知识。

   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,团队成员依据“贴合认知、安全有趣、材料易获”的原则筛选了实验项目,并筹备了实验所需的各类器材。与此同时,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、“新手”老师的讲解能力,队员们多次组织磨课会议,反复优化讲解语言与实验流程,力求巧妙设计,将复杂的科学问题转化为童趣提问,借助形象比喻深化原理解释,让儿童在玩中悟理,并鼓励其提出探究性问题,切实增强科普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

    活动设置了多个实验项目,包括马德堡半球、空气炮、人体灯泡、可视化声音、会跳舞的盐、会拐弯的光、碘伏密信等,用多种形式让儿童进行了科学体验。活动期间,队员们不仅耐心解答儿童的疑问,还组织儿童亲自动手实践,使趣味实验深入儿童心中。

    “竹篮打水”实验帮助儿童了解了大气压强与表面张力的原理,并让儿童意识到做事情要勤动脑,勿蛮干;“会生气的河豚”实验通过酸碱反应原理模拟河豚膨胀过程,并深刻理解了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心态,少生气、多开心的重要性;非牛顿流体实验展示了力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,并让儿童知晓了陷入沼泽中求生的技巧;“消失的颜色”实验则依据光的全反射原理,阐释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,奇妙的现象让儿童兴奋不已。这些实验不仅有效激发了儿童的探究兴趣,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。

    “诸多物理原理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验,让儿童感受科学的乐趣,培育其探究精神。”小分队队员们表示。

    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既为队员们提供了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平台,更让科学理念在儿童心中扎根。正如李丽老师在活动总结中所说:“通过发挥团队专业优势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以青年力量助力青少年成长,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与贡献,传递了科技向善的正能量。”参与活动的儿童们也收获显著,西蜀巴街道学府社区亦对我校表达了诚挚谢意,进行了视频号的宣传,期望之后长期合作。

    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吕梁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